你的購物車目前是空的!
—
作者:
平價盆栽的逆襲:當園藝走入凡間煙火走進彪駿園藝,首先焦點落在造型奇特的盆栽上,讓人不禁懷疑,這不是「只能遠觀而不可褻玩的高冷植物」嗎?過去,盆景彷彿被放上了文化的祭壇,只有懂行的人能靠近、能欣賞。但在一波波生活美學與療癒經濟的浪潮之後,這樣的高門檻正在慢慢被打破。園藝不再只是技術的炫技或資產的象徵,而是一場場「人與植物」的日常對話。
這個園子有種「自在」感,草皮平整、動線清楚,但不制式。樹木自然伸展、樹影斜斜交錯,就連那棵斜靠屋頂的松樹,也像是故意留下的「頑皮美感」,讓整個空間顯得有個性而不刻意。反正就不是一板一眼的園藝店,而是一處有「人味」的場域。
具有商業眼光與人味哲學的園主呂而強先生說 : 「我希望來的人,看到的是一盆可以帶回家的生活,而不是一盆讓人卻步的藝術品。」語氣裡沒有遲疑,直爽地充滿著時間與價格之間的拿捏自信。
你會發現:這裡盆栽不是全都昂貴的展品,而是有些像實驗、有些像收藏、有些甚至還是「半成品」。這透露出老闆的商業觀並不僅僅追求高價,而是更重視體驗、故事與心法的傳遞。他的園藝哲學,是把植物當朋友、空間當生活,而不是把顧客當客人,而是醞釀潛在的共鳴者。
一盆極具特色的盆栽作品
盆栽以「懸崖式」的姿態自然垂展,枝葉茂盛且層次分明,展現長年修剪與培養的細膩功夫。特別吸睛的是它所承載的容器:一只形狀不規則、表面斑駁粗獷、疑似由火山岩或仿古陶土製成的破裂球體。其破口處隱約露出類似石灰岩結構,為整體作品增添一股粗獷野性與原始生命的張力。
彪駿的園子,前段是風景,後段是伏筆。前幾日常見吊車登場,卻不是喧鬧的展演,而是一場有計劃的「重塑」。這段時間,我們像追一部沒有預告片的植物空間進化秀。
昂貴的板岩磚用在園道與展區中,凸顯與植物的界線,強化園區的儀式感與質感,也導引動線與情緒。隨著石板鋪出的曲線節奏,悄悄帶動腳步緩步前行。隨著園主刻意塑造的視覺角度,讓人專注於每一盆植物的姿態與細節,藏著時間與手感的痕跡都變得值得停留欣賞。
人、動物與植物共生共處的恬靜美好時光。
一種「你來我就聊」的溫柔頑固派氣場他一邊笑,一邊伸手介紹,那不只因為他在「賣盆栽」,而是因為他真的喜歡這些盆栽。他很可能不是你理解的會大肆行銷、打卡布景的店主,但他相信懂的人自然會來、留下的人才是對的客人。這樣的園主,有種低調的自信與穩定感,彷彿走進這裡,不只是來買盆栽,而是來理解一種生活態度。
從水果攤到盆栽園:熱情與供應鏈管理智慧園主的背景讓彪駿園藝更顯真誠。從賣水果攤的時代到賣盆栽的方法,依然深植「供應鏈管理」的靈魂 :
緣分標籤的綠色美學彪駿園藝的獨特之處,在於不僅賣盆栽,更賣「緣分」。在這裡,盆栽的價值不僅由價格決定,老闆說:「盆栽是活的,它們該有屬於自己的故事,等對的人來帶它回家。」
因此,心理定價策略,讓價格成為一種緣分的象徵,有時候盆栽會大膽出清,有時候則靜待有緣人。這種隨興卻不隨便的態度,讓每一次交易都像是一場美好的邂逅。
這一張照片是由田尾大叔帶動的[產業與盆栽體驗漫談]的精彩瞬間,展現出濃濃的人情味與輕鬆氛圍。呂先生的友人一同神情輕鬆,有如老友相聚、知己對談,展現了這場活動的本質——交流、分享與樂趣。
這類訪談更像是一種經驗的交融,由田尾大叔熟悉地方產業與人情的引路人來帶領,更能拉近產業與人心的距離,真正能模擬訪客感受到盆景背後的智慧與人生故事,傳遞出田尾特有的慢活魅力。
如果你願意,也可以走得更近一點。這座園區沒有接待櫃台,沒有硬性的開放時間,卻有最實在的溫度。
園區位置:彰化縣田尾鄉公園路一段201號(沿著公園路走,路過很容易錯過)開門就歡迎參觀,關門就代表老闆今天沒在家。這裡不推銷、不催促,但熱情無料。若你走進來了,那就坐一下、看一盆花、聊一點生活吧~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留言 *
顯示名稱 *
電子郵件地址 *
個人網站網址
在瀏覽器中儲存顯示名稱、電子郵件地址及個人網站網址,以供下次發佈留言時使用。
Δ
請關注本會所提供之活動報名資訊 關閉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