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購物車目前是空的!
—
作者:
雖然我從小住鄉下,身邊圍繞著眾多植物,但當時資源缺乏,無從得知植物的名字。直到國小六年級,自然課本出現一張池塘剖面的植物繪圖,野慈菇、水蘊草、浮萍及布袋蓮等植物名稱躍然紙上,我看著圖眼睛都亮了起來,感覺好像認識了許多新朋友。
因為水生植物為我開啟了認識植物之門,所以對水生植物有份特殊的喜愛,但平常水生植物實在難得一見,當得知田尾有專植水生植物的蕙洋園,心中十分嚮往。最近看到蕙洋園的粉專貼出圓葉節節菜花兒盛開的照片,趕緊跟園主書杰哥提出想入園拍照,而他也細心叮嚀園區泥濘,入園要穿雨鞋比較方便,我因為沒有這個裝備,只能穿上防滑夾腳拖去拍照,也有了“沉浸式”的賞花體驗。
一進入蕙洋園,馬上被整團的粉紅花海吸引,那是正在盛開的圓葉節節菜,小花雖然很迷你,但因為種植的數量多,蹲下來拍就很壯觀。拍完小花,我開始端詳整個園區,相同植物都擺放在同一區塊,而水生植物類別多,有沉水、挺水及浮葉等,植物們高低錯落,吸引著我一探究竟。
為了不漏拍植物,我打算從入口依序拍攝,但有個難題馬上困住我,有些區域積水泥濘必須繞路,繞著繞著有些地方實在到不了,而遠方的植物一直誘惑著我,最後我就決定“潦落去”,大膽踩進泥濘裡,這種感覺不僅像是回到童年,似乎也能由此感受到水生植物們生活在泥巴裡的樂趣!
園區走了一圈,看到許多圖鑑裡的水生植物,心中十分富足!這麼特別的地方,讓人一直期待能夠開放,園主可能擔心泥濘問題而猶豫著,我有了這次的經驗,不禁突發奇想,何不化這個困擾為優勢,讓訪客赤腳入園,體驗踩泥巴的樂趣!溪州鄉每年舉辦的黑泥季造成轟動,表示大家有回歸自然田野的渴望,說不定踩泥巴會變成園區特色!
~2023/3/29書林
每年僅在春天免預約開放的梅峰,總是吸引眾多賞花人潮,前幾日我也參與了這場春之饗宴,不論是溫室或戶外的造景都十分吸引目光,展出的植物大都是少見的溫帶植物,也讓賞花的遊客大開眼界。
遊賞梅峰一圈,也看見了田尾新發展的可能性,梅峰位處偏遠但賞花人潮仍絡繹不絕,田尾位處中部交通要道旁,南來北往十分便利,而花草樹木種類多樣絕對是台灣翹楚,如果能從目前專營批發零售園藝植物商店轉型成賞花休憩園區,想必能吸引喜愛花卉但又礙於空間或技術問題而無法種花的遊客。
早在一二十年前田尾已經有人開始在思考轉型為休憩產業,當時大都以庭園餐廳為經營模式。近幾年田尾休閒農業區成立,許多人以其專業長才改變經營模式,讓田尾有了更多的變化。
除了以上介紹的這些店,田尾還有更多新形態的商店及園區,以後會陸續介紹,更歡迎大家來遊覽發現新田尾。
~2023/3/24書林
如果你不趕時間,如果你喜愛騎單車,在田尾迷路是種幸福。
春風徐徐的三月天,最適合騎著單車在鄉間小路遊覽,不須設定目的地,隨心所致,如果迷路了更好,這樣反而能發現平時不曾遇到的風景,移居田尾二十一年的我,平時就愛隨意騎車遊走,今天走到一處未曾走過的小徑,讓我有了驚奇的發現,路旁兩棵壯觀的龍眼老樹吸引我駐足,走近一探究竟,樹後是荒廢的老宅,房子蓋得十分精緻,年久失修實在很可惜。
騎單車是遊覽田尾最好的方式,放慢速度更能仔細欣賞周遭風光,鄉間小路旁許多田尾特有的園藝植栽景觀,肯定讓你大眼眼界。
如果擔心自己閒晃得太遠,可以隨時打開Google map確認位置,若是看著地圖也迷航,可愛的鄉人都很樂意為你指點迷津。找個空閒時間,來田尾騎單車迷路吧!
~2023/3/15 書林
時序進入三月,冬季盛產的蔬菜已過了產期,平時看不到開花的菜園,為了下次種植留種,讓園裡的作物開花結果,這時菜園就變成了另類的花園。
田尾是園藝之鄉,以栽植花草樹木為主,一般農村常見的稻田及菜園在這裡屬於少數族群。有日騎車經過一片田,各式蔬菜映入眼簾,我趕緊停車攝取這難得的畫面,每股菜畦蔬菜與野草和諧生長著,這應該是農家自栽食用。
拍照時繞到菜園另一側,發現旁邊是荒廢的菊花田,主人不知何故不再種菊花,利用田地種植蔬菜自給自足,或許也會將這些農作載至市場擺個小攤販賣。 目前盛產期已過,十字花科的蔬菜紛紛開花準備結果,而茼蒿菜開著美麗的黃花,甚至比園藝植物還美,莖用萵苣<菜心>抽高花莖的紅豔葉子讓菜園變得多彩,最後端的玉米開著雄花努力散播花粉,目前失去食用價值的菜園,正努力繁衍下一代而充滿生命力呢!
~2023/3/6 書林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留言 *
顯示名稱 *
電子郵件地址 *
個人網站網址
在瀏覽器中儲存顯示名稱、電子郵件地址及個人網站網址,以供下次發佈留言時使用。
Δ
請關注本會所提供之活動報名資訊 關閉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