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 田尾休閒農業

陳婉真說故事》萬種風情話田尾

作者/陳婉真

菁芳園園主巫先生以最快速度幫同學拍一張美美的照片,隨即送洗並加框,每人回家前都拿到一張可以永久保存的大合照。(巫鴻澤攝)

  盼呀盼,終於盼到疫情趨緩,好多人迫不及待準備大舉出外旅行,剛好長住美國的老同學返鄉探望病中的姐姐,我們請她抽空到台北相聚。

一次的午餐聚會意猶未盡,大夥決定「續攤」到中部二日遊,身為地主的我當然竭誠歡迎。

其中一位同學特別指定要到菁芳園吃飯,我更加歡迎。因為和菁芳園園主巫鴻澤先生不只是舊識,重要的是他的美麗花園每次去都會有不一樣的感動,我印象深刻的是,幾年前有一次他在閒聊中說,經營菁芳園對他來說不只是「事業」,更是一種「志業」。

當我和巫先生聯絡之後,他立即帶著協會工作人員約我先去幾處地點「踩線」,並決定參觀從事景觀工程的永信園林、經營賣場門市的合利園藝,以及和巫鴻澤一樣是在地第三代的九門園藝,外加菁芳園的午餐,一整天的田尾之旅就已經相當精彩了。

(羅春枝攝)

在平地建構一個療癒花園,大樹的栽植培育絕不能少,因此巫鴻澤選用大型的濕地植物落羽松。而今落羽松不但成為菁芳園的重要入口意象,更在全台興起種植落羽松熱,每年秋冬或初春,從南到北,落羽松的針葉落盡或新綠初生,都各有不一樣的美,成為許多人尋訪、拍照的首選,果然療癒效果十足。

途中他還帶我拜訪一位由福興鄉移居田尾的黃先生家,沿途也四處瀏覽疫情以來很少前往的田尾風光,像黃先生及永信園林雖然沒有經營門市生意,卻願意無私的把自家庭院開放讓訪客參觀,也常配合協會的活動,熱情歡迎到田尾參訪的遊客,讓訪客充分感受到田尾人的熱情與無私分享。

經過瘟疫的洗禮,許多店家改變經營模式,譬如菁芳園就是把原本的餐點部分更加精緻化,採取少而精的策略,也在自家土地種植各種可食用草花。因此,午餐的第一道菜就是以鮮花為主的沙拉,這是菁芳園充分利用在地特色而呈現給客人的絕佳菜色,其中一位美國回來的朋友贊不絕口,還特別要求加購一份打包帶回台北享用。兩位多次參觀過日本謙六園的朋友,看著彷彿莫內畫中的鳶尾花池塘,不住的說菁芳園比謙六園還美,說得巫鴻澤老闆不斷謙稱不敢。

最令人感動的是,大夥甫到餐廳,映入眼簾的是一塊寫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系61級同學會」的立牌,以及擺設幽雅的長方型西式餐桌,巫先生拿著相機幫大家拍了合照,並從中選了一張最漂亮的照片,立刻送到照相館沖洗加框後,送給每位同學帶回家作紀念。

就是這類貼心的小動作,不只讓顧客有尊榮感,也正是巫先生說的,要讓田尾成為都市人的後花園,想來就來,充分享受後花園的美麗與人情味。

我如果沒有記錯,第一次到菁芳園是二十多年前,前田尾鄕長鄭家吉帶我去的,那時的菁芳園是蘭花專賣店。鄭家吉告訴我,他們家的蘭花澆灌的,都是用逆滲透設施處理過的水,以免蘭花的葉子上有水漬影響賣相,而花房裡一年四季都開放空調,對蘭花的照顧可謂無微不至。

相形之下,彼時還沒有節能省電的空調設施,鄉間很多人家夏天都還捨不得開冷氣,最悶熱時也只能坐在三合院正身與護龍間的轉角風口納涼。難怪他的蘭花生意奇佳,開花期特長,過年期間更是滿滿精美的大型組合蘭花盆,一盆盆準備配送到全台各地,作為最佳新春賀禮。

那時他也正在規劃菁芳園的停車場,打算開一間美美的咖啡廳,結合他的蘭花,成為複合式庭園咖啡廳。還沒開咖啡廳之前,他就用彰化縣少見的義大利illy咖啡豆沖泡待客;不久,眼看水池做好了,樹也種了,又過了很久,菁芳園才正式開始營運。

田尾鄉的花草樹苗很早就是全台最大的集散地,1970年代謝東閔擔任台灣省政府主席時就常說,台灣在經濟情況開始好轉後,一定要追求美觀及有品質的生活。因此,他不但在草屯設立手工藝推廣中心(今手工藝產業園區),也在田尾台1號省道旁蓋了一個「怡心園」,並取名為「公路花園」。

然而,或許是專做批發生意的花農人力有限,也或許是害羞個性,不習慣面對顧客使然。即便在三十多年前,「公路花園」已經頗負盛名,每次有遊覽車載客到店家參觀,花農總是對顧客愛理不理,有時還會嘟囔幾句:「還不就是來借廁所的?」

(取自菁芳園網站)

田尾早在一百多年前因為有巫家兩兄弟篤信佛教,遠赴唐山探訪名山古剎,其中弟弟巫修齊沿路收集許多花木的種子或枝條,回鄉種植,從此家家戶戶紛紛仿傚種花種樹,田尾的花卉園藝就此開始發展。巫修齊正是巫鴻澤的祖父,這是否也是無心插柳柳成蔭的一段佳話?(取自菁芳園網站)

後來慢慢有方便都市人擕帶回家的草花等小盆栽上市;慢慢有外地人或返鄉青年嚐試做咖啡廳等,有別於清一色花草盆栽批發的商店;政府也開始推展諸如形象商圈等措施,更有人專做腳踏車、協力車、三輪車等的出租,田尾的美麗花鄉之名,開始成為國內旅遊的熱門觀光景點之一。

在網路上搜尋田尾公路花園的由來時,赫然發現,原來田尾早在一百多年前因為有巫家兩兄弟篤信佛教,遠赴唐山探訪名山古剎,其中弟弟巫修齊沿路收集許多花木的種子或枝條。他將這些種子或枝條帶回家播種,或接枝插土,開始繁殖,從此家家戶戶紛紛仿傚種花種樹,田尾地區也因為有了這些花卉果樹的美化,而與眾不同,並可以藉此賺錢,田尾的花卉園藝就此開始發展。

巫鴻澤在他的創園理念中說:「可惜家中並無關於他(指祖父巫修齊)的口傳歷史,文字當然更談不上,我和他並無法在時空的交會點上。身為後代的人最好的紀念祖先方式,不外延續曾經輝煌的事業而光宗耀祖。從傳承父親巫永智『永久植物園』的經營基礎,到我創建菁芳園園藝與休閒的複合經營,都充滿著創新求變的精神,那份力量必然是來自於巫修齊化在天空中的千縷微風所關照。」

富良田林子良提供)

位在田尾公路花園的合利園藝,把戶外賣場布置得彷如英式花園,令遊客驚艷。

一如台灣各行各業在面對時代轉變所必需迎接的挑戰,巫鴻澤在本世紀初開始規劃興建菁芳園,他說,在平地建構一個療癒花園,大樹的栽植培育絕不能少。因此他選用大型的濕地植物落羽松,有新綠、有落葉非常有季節感,大量群落的栽培,讓它產生一個安定人心的作用。而且這是在主體建築都還沒有之前就先種樹,而今落羽松不但成為菁芳園的重要入口意象,更在全台興起種植落羽松熱,每年秋冬或初春,從南到北,落羽松的針葉落盡或新綠初生,都各有不一樣的美,成為許多人尋訪、拍照的首選,果然療癒效果十足。

2021年,行政院農委會公告劃定「彰化縣田尾鄉公路花園休閒農業區」,總面積296公頃。這項公告雖然帶給田尾人相當的興奮與期待,然而,以往彰化縣也有其他地區被劃定為休閒農業區,卻由於地方參與後繼乏力,對於振興在地農業幫助有限。

巫鴻澤有感於這些「前車之鑑」,雖然和在地鄉親努力推動成立「彰化縣田尾休閒農業協會」,並被選為首屆理事長。兩年來大家戰戰兢兢,努力推動田尾的轉型,也舉辦過一些有別於過往的活動,例如每年11月舉辦的「花田祭」,雖然只舉辦兩次,而且都在疫情漫延期間,卻都得到熱烈的迴響及超高的好評,對田尾的商家而言,無異是極大的鼓勵。

富良田林子良提供)

例如每年彰化縣政府在溪州公園舉辦的「花在彰化」活動,今年雖說是彰化建縣三百年,感覺上溪州公園的展出有點有氣無力,整個偌大展區,只有來自田尾的休閒農業協會展場最是精彩,吸引很多人駐足拍照。

處處驚艷贊嘆的田尾之行結束前,巫鴻澤理事長交給我一項任務:希望我能以這次同學會的過程為主題,寫一篇田尾參訪觀感,我樂意之至,並對彰化故鄉的田尾鄉親有此蛻變與提昇,深感與有榮焉。

(本文同時刊載於「優傳媒電子報」

作者簡介

陳婉真,曾擔任《中國時報》記者、美國《美麗島週刊》創辦人、立法委員、國大代表、台灣產業文化觀光推展協會理事長、綠色台灣文教基金會執行長等職務。

她生於彰化縣,從小立志當新聞工作者,台灣師範大學畢業便後順利考進中國時報,仗義執言和使命必達、務實求真的精神,讓她在新聞界以犀利觀點聞名。

她在戒嚴時期挑戰禁忌,即投入政治改革,因此成為黑牢裡的政治犯,但是無畏無懼的堅持理想,不論藍綠執政,從不向威權低頭。

現在是自由撰稿人,想記錄主流媒體忽略的真實台灣故事,挖掘更多因為政權更迭而被埋沒的歷史。

 

天藝造園有限公司

  有一天傍晚刻意騎車經過天藝園藝的家園,映如眼簾的美女櫻等草花開放著亮麗色彩,襯托出來原本既典雅又莊重的造園,整體的景觀生動活潑不拘泥,那種美的感受瞬間令人振奮了起來。

2023/4/16 大門入口處

  俗謂:「無事不登三寶殿」,李老闆建立這個美好家園應該有廿年左右,說來慚愧這是我登門拜訪的第一次,現代生活各忙各個的敦親睦鄰變得好遙遠。

  從香久園FOREVER GARDEN謝丞傑的口中得知,李老闆的孩子岳峻是他的高中同學,畢業後也考取嘉義大學繼續深造,業餘時間也從事趣味育種小有成就,這是一個令人振奮的好消息,讓我產生立馬前往拜訪盤點在地亮點的想法。

  進去拜訪的當下女主人李太太,正在庭院中忙著那永遠忙不完的管理工作,卻面帶笑容幫我介紹,展現出田尾人普遍親切又樂於分享的待客之道。

Variegated Leopard Lilly

  為客戶庭園造景的成功主業之外,也有上公頃的樹葡萄(嘉寶果)栽植面積,除了作為景觀配景用樹,果實也可以加工成果醬等產品。

  園藝是工作更是田尾人俯拾即是的生活樂趣,只要我們願意給自己的家園多種幾棵花草,就會給生活帶來多一些的療癒與幸福感,美好的園藝生活不就是田尾人,最大且最令人稱羨的富足嗎?

孤挺花 Amaryllis
朱槿 Hibiscus
卷葉花龍

  協會推動花田祭Open Garden的目標,在和李克銘老闆與景陞岳峻兩位在場的公子短暫閒聊中,有了進一步的瞭解,李老闆也非常認同互利共榮的理想,希望未來彼此能夠合作,一起走在田尾向前發展、向上提升的嶄新道路上。

石竹

舒宿旅人小屋~鳶尾花季

每個人都有他實現夢想的方式
旅人小屋舒宿老闆阿成選擇從台北回來
實現屬於他的事業與生命的成就。

請點按進入MP4

賞花期:4/1 (六)~5/ 15(一)
入園時間 : 08:00~17:00
入園費用 : 80元(國小以下不收費)
入園限定:30人
團體10人以上提前預約
搖擺鳶尾音樂會 : 4/2 – 16:00~20:00

2023/4/14

  阿成老闆選擇走出一條不一樣的路,回到田尾不是耕田種樹而是經營民宿,也許是他在台北工作過後才能看到的契機,利用他們家曾經用來烘乾稻穀的空間就做起民宿,是他逐步走向體驗經濟的濫觴。

左:園主阿成 / 中:協會總幹事王妤喬 / 右:國家幼苗

鳶尾花一枝花梗約有二至三多花,花的可觀賞壽命只有一天,若要提高更優質的視覺美感,勢必要每天摘除已凋萎的花苞。

  鳶尾花有一個浪漫的名字叫「愛麗絲 Iris屬名和英文名同樣是Iris,在梵谷的畫作中也經常出現。引進台灣成為園藝景觀上的運用也沒多久時間,但是色彩豐富多樣栽培難度又不高,很快引起大家都的注目與喜愛。

現場也有寫生畫作的展出,充滿與大地接壤的文化術氣息。

褐色華鵝守護鳶尾花田

你可以徜徉在鳶尾花間,歇歇腳坐下來聽聽微風與花之間的低語。

舒宿 旅人小屋 SHU-SU BACKPACKERS INN

電話:0987 756 115
地址:522彰化縣田尾鄉平和路一段304號
電郵:saba756115@yahoo.com.tw
臉書Facebook

志工隊幹部介紹

現任:黃慈衾隊長

  大家都知道地方創生的關鍵,在能否讓志工們認同與協力,建立強大且優質的志工團隊絕對是成功的基石。今天我們協會得到黃慈衾老師林淑玲小姐倆位的首肯,並經由出席理事們熱烈的決議掌聲中通過,出任隊長與副隊長職務。~2023/4/7

志工隊長 黃慈衾
  本會非常榮幸能夠邀請到在田尾國小任教20年,並對於在地有深刻的認識與感情,退休之後依然熱心公益活動的黃慈衾老師(學務主任),擔任我們志工隊隊長一職。
※ 黃老師也是MAIUS 花鄉田園筆記的作者,邀請您閱讀她的文章。

現任:林淑玲副隊長

  書林住在田尾20年,是一位稱職的家庭主婦,幾乎每天在田尾與花為伍,並運用她的溫潤筆觸在FB和協會官網上,分享她的園藝美學生活,筆名書林的林淑玲女士成為我們的志工隊副隊長。

副隊長 林淑玲 (書林)

  我們協會邀請到她來義務為官網投稿,專欄的名稱就是「書林的花鄉美學觀察」,從去年十二月開始至今,不斷以她住在花鄉田尾的視角,發抒她的心情寫照,非常值得一看,在地田尾人更是需要一讀。

創始志工隊:游麗君隊長 2021~2023

創始志工隊:游麗君隊長

  麗君在我們這邊擔任多次活動的幕後推手,在機動方面、志工方面盡心盡力。2021花鄉田尾嘉年華、2022花鄉田尾迎賓祭都大力相助,更是在2022這年幫助協會成立了志工隊,開啟農政志工隊的里程碑。
  各活動由她號召志工、與志工夥伴們齊心協力完成活動,麗君絕對是功不可沒的角色。在2023年4月志工隊隊長一職正式交接給慈衾隊長。至今仍感謝她對我們協會的付出。

豐田園藝 OPEN FARM

  雖然和陳惠勳老師算是從事蘭花生意的同業舊識,但因為協會業務推動的需要,於去年五月首度拜訪豐田園藝,過程中我們得到陳老師與佳興君父子倆的幫忙與協助,讓協會得到非常多的正面評價很是感謝。

2023/5/8
2023/5/8

陳超仁老師攜手板橋莒光國小呂老師、何老師來訪,大師、大神們接連來園光臨指導至感榮幸!

相片提供:張書杰

協會推動休憩產業的兩年多歷程中,我們終於找到關鍵的核心「園藝」,當我們都不知道自身無可被取代的價值,或是認同這種價值建立自信,那是無法踏出第一步。

相片提供:張書杰

豐田園藝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改變如此之大令人驚嘆,當然和自身所蘊含的改革能量絕對有關。田尾休憩產業的發展基礎,應該像豐田園藝、香久園和多肉好好買- – -等,準備好了的人開始。

相片提供:張書杰

在發展有深度可持續的休閒產業,若離開了本業上的投入,成功的機會絕對渺茫,多少年來全台有多少休區在發展上裹足不前,原因都在於太相信公部門與所謂的專家的指導,這些本身不從事休閒產業,僅靠個案研究或學院理論訂定發展指標是很危險的。

田尾需要給予更多的時間與更多的年輕人,逐步踏實以知識引領改變的潮流如豐田園藝的陳佳興。

植物名錄 INDEX

巴陵石竹 Dianthus palinensis

巴陵石竹 Dianthus palinensis
臺灣特有種。
分布於桃園巴陵至新竹玉峰間山區。

當八十多歲的陳惠勳老師面帶笑容的告訴我他的年紀,我可以聽得出來他是在告訴我「你看看我活得還不錯吧!」也許這就是田園生活最幸福感受。

麝香木
麝香木
菁芳園羅園長和麝香木合影

麝香木、紅花到手香、茴藿香 Tetradenia riparia
唇形花科 Lamiaceae / 麝香木屬

岩大戟
岩大戟
岩大戟

岩大戟 Euphorbia jolkinii
岩大戟葉相對大甲草較短,先端鈍圓微凹。

雙色野鳶尾

雙色野鳶尾、雙色非洲鳶尾 Dietes bicolor
英名:African Iris,Evergreen Iris

爵床、鼠尾紅、麥穗紅 Justicia procumbens var. procumbens
爵床科 Acanthaceae / 爵床屬

黃金櫸木

黃金櫸木 Naucela diderrichii
英名:Bilinga

2023/3/5 菁芳園羅董也慕名前來觀摩學習
鵝鑾鼻燈籠草

鵝鑾鼻燈籠草 Kalanchoe garambiensis
台灣特有種
景天科,多年生
肉質草本

Paphiopedilum Lathamianum

拖鞋蘭 Paphiopedilum Lathamianum (spicerianum x villosum)

益母草
益母草

益母草、茺蔚 Leonurus artemisia
唇形科 / 益母草屬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

陽光下的一個微笑,讓生命開出燦爛的花朵。

華克拉莎草

華克拉莎草 Cladium jamaicense
台灣特有種,屬挺水植物。
台灣最高大的莎草科植物,高度可長到三公尺。

台灣金絲桃

台灣金絲桃 Hypericum formosanum
金絲桃屬常綠灌木,原產台灣北部山區

方莖金絲桃

方莖金絲桃 Hypericum subalatum
臺灣特有種
金絲桃科 Guttiferae / 金絲桃屬

蓬萊珍珠菜

蓬萊珍珠菜、疏節過路黃 Lysimachia remota
台灣固有植物

長紅木,紅楠木、鐘花蒲桃、錫蘭蒲桃 Syzygium campanellum
桃金孃科 Myrtaceae / 赤楠屬
採用實生播種繁植的長紅木,根系完整生長勢強健。

台灣白及
台灣白及

台灣白及、百芨 Bletilla formosana
假球莖乾燥後可入藥

印度黃芩

印度黃芩(耳挖草) Scutellaria indica
唇形科黃芩屬植物

園藝生活所帶來的療癒感,陳老師可以告訴你。

豐田園藝
園主:
陳惠勳
電話:
0935-322607
Email: b8153002@gmail.com

第一次工作小組會議紀錄~2023/3/13

2023 花鄉田尾迎賓祭 第一次會前會
日期:2023/03/13(一)
時間:19:00~21:30
地點:菁芳園1F餐廳
與會人員:巫鴻澤、張書杰、林文昭、羅國誌、吳奇偉、王妤喬
記錄人員:王妤喬

會議內容:
一、確認(今年花田祭)發展的路線,最後目標是什麼,我們再往這目標前進。
所以主要先將路線確認好,最後要開什麼會、如何執行。
現階段雖有20個點,未來配合的也越來越多,但我們是不是能在活動期間內,可以訓練業者如何跟來賓接觸、互動,像是合利園藝是很成功的案例,欲使每個主題、師資都讓人想參與,創造出報名不見得可以報名成功的價值渴望。

二、嘗試用收費的概念,然後物超所值回饋給參與的遊客。透過這行為才知道此族群需求是什麼。即使是同樣的地點,每年也需不同的主題。
現在經營的越札實,11月的活動就會越好。在邊執行的時候,就要邊宣傳行銷。希望能在每個店家都有活動,但能以收費的方式,並以物超所值的方式回饋給參與的遊客,以達成「11月花田祭去田尾都是賺到的」目標。

三、希望從三月起至暑假前,應多花點時間心力找到能與在地連結相關的夥伴或事物。
在設計活動前,應須找組員、合作夥伴,訴說我們的理想、經營理念、如何執行等等。並開發東區的新景點,讓東西區一起活躍起來。

四、可以彩繪牆為主題設立工作小組,邀請海豐村、陸豐村村長一起參與討論。

五、預定邀請李將長媳溫玉瓊加入籌備團隊。原則上請玉瓊先從組員開始盡速熟悉籌備工作內容,融入團隊的做事風格,認同協會的價值取向與推動策略,等各方面上手後再進一步安排執掌。

從菜園華麗蛻變的香久園

香久園颳起了一陣愛花人的賞花旋風~

「你預約參觀香久園了嗎?」成了田尾朋友圈內的問候語。假如你還沒到過香久園或不曾聽過香久園,那可就落伍啦!

  從去年3月20日郭華仁教授在觀點種子網內發表了一篇「英式花園在台灣: 彰化田尾的香久園」盛讚香久園的溫帶造園如同Gertrude Jekyll所設計出來的英式花沿(flower borders),善用各類植物的高度,以及花葉的形狀、大小、色澤、季節變化等,在適當的地點種下恰當的植物,讓花園在不同時間有不一樣的風貌。接著農傳媒於4月9日登載一篇「花卉之鄉綻放園藝新星 田尾香久園素人育種家謝丞傑」,周遭朋友紛紛在問「香久園」在哪裡呢?「謝丞傑」有人認識他嗎?

校長親贈田尾國小百週年禮物給丞傑
2022年4月進入香久園參觀

【TVBS一步一腳印 發現新台灣】在6月26日製作了【田尾-花卉育種種出希望】將丞傑與匡易在花卉育種領域耕耘的故事呈現給更多人知曉,由影片的採訪中,我看到丞傑從人生的考驗中學習成長,努力成為育種專家。個人因服務學校(田尾國小)辦理完百週年校慶,身為校慶活動粉絲頁的小編,正愁沒有好文章當做結尾文,讓我完美的畫下句號,這些報導給了我靈感,決定親訪「香久園」,找到校友「謝丞傑」。就這樣,去年「香久園」尚未正式對外開放,我幸運的入園,參訪後寫了下面這篇~

請參閱:田尾國小歡慶100週年校慶

香久園策展 ~朱槿花 特展

2022花香田尾迎賓祭中朱槿花策展
參觀特展時開心與兩位策展人合影

田尾休閒農業協會舉辦的「2022花鄉田尾迎賓祭」,丞傑和匡易共同擔任合利園藝的朱槿花特展的策展人。展覽主題以朱槿為主角與充滿香氣的香草植物和玫瑰做搭配,他們有感現代人生活步調緊湊壓力大,相信以熱帶花后朱槿花,整年開花的特性與充滿熱情奔放的各種花色,用它為主搭配各項花卉的藝術畫作、花藝課程,一系列的園藝活動中應可達到療癒身心及享受園藝的慢活樂趣!

謝丞傑育種的愛麗兒
和丞傑與他的曙光合影

南洋風情的朱槿花柱驚豔全場

為讓展覽充滿可看性,他們四處拜訪各個生產朱槿的盆花業者,請生產者提供品種協助展出,並計算每個品種的生產週期控制在展覽期間開花,收集羅列各式各樣特殊品種花色朱槿花,讓展場充滿南洋的熱情風。最引人津津樂道的是主視覺的布置是以圓形鐵網噴漆成白色,再將花朵鑲上去,變成驚豔全場的美麗花柱,看過的人無不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這場繽紛絢爛的朱槿花展中,提供愛花者可追蹤查詢盆花與單花品種的育種者以及供應者,讓大家關注到原來每朵動人的花卉其背後都有著一群辛苦的育種者及栽培者,有他們的辛苦努力付出,我們才得以欣賞到美崙美奐的新品種花卉。

2022花香田尾迎賓祭中在合利園藝有一系列的園藝活動
特展布置上充滿熱情奔放
特展的主視覺引人注目

「2022花鄉田尾迎賓祭」活動圓滿完成後,看到丞傑在fb上的發文,我深受感動與佩服。文中敘述「當育種者賺到錢才有經費再創造新品種,讓生產者源源不斷有新的品種在市場競爭,台灣的觀念也不斷地在改變,越來越多的生產者認同這樣的思維按照這樣的模式進行合作,讓花卉產業正向發展,產業要進步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 「我只是一個住在田尾的愛花人,透過這次機會參與家鄉的活動充滿歸屬感,藉此合作期望產業更好也讓田尾更好。」育種這條路雖然艱辛,但一步一腳印,丞傑不畏艱辛、踏實地向前邁進!

如仙境般的香久園

花園美得令人屏息!
盛開的花正讚頌春天的到來

香久園在眾多愛好園藝栽培、蒔花弄草的好友們殷切要求下,兩位園主首肯今年開園開放參觀,只要於開放時段內預約成功,就能一親「香久園」的芳澤,進入如仙境般的花園內體驗享受美好的氛圍。

不用搭機出國就可享受英式的庭園之美,愛花的朋友們紛紛揪伴前往「香久園」朝聖。我跟著田尾國小的大愛媽媽們於2月17日下午進入花園內,微風輕拂的午後,眾多色彩繽紛、搖曳生姿的花卉讓人目不暇及,眾人皆「醉」入花海內,無法自拔!

把握機會與丞傑聊英式花沿的營造要領
愛媽們開心地合影

我看丞傑和匡易忙著登記到園的人、包裝顧客要購買帶走的花卉、接聽到訪的預約電話、回覆遊客詢問照顧花卉的問題……,根本無片刻空暇。我們這群婆婆媽媽都是住在社區內的人,捉住機會還是很想跟丞傑多聊聊,聊他長期關注照顧的那位家扶學童目前的狀況,聊開園後的生意狀況,聊規劃英式花沿的作法。

花園成功營造的要法

風兒輕拂過,植物皆低吟著
木屑鋪面好處多

我想如何也能擁有一小方開滿花卉的庭園,應是愛花人追求的目標,我節錄整理當天的訪談要點如下,供大家參考。

  • 運用木屑鋪面:將行道樹修剪後的樹枝、清潔隊清運不用的廢木材破碎攪拌後當作花園的步道舖面,廢棄物再利用很環保,木屑可降低雨水沖刷外,還可以避免雜草叢生,其保水性佳,容易保持通氣化熱效果。
  • 植物長得健康,花朵開得碩大的秘訣:平時照顧植栽會多多利用好菌,如:木黴菌、谷特菌,運用好菌讓植栽健康,肥料可省一半。在種植的規劃上,園區內做到物種多樣化栽培,並非單一作物的栽培,如此可降低病蟲害的發生及蔓延。
  • 植物栽種的位置的決定:植物的栽種營造是根據陽光照射的方向區域及多寡而定,簡單的說就是「跟著太陽跑」。例如:仙客來耐蔭喜涼冷就需栽種於下層。
  • 灌溉植物的水質也很重要:田尾的水質石灰質過重,會過濾後再使用。但也不能使用完全無礦物質的水。水的PH值、EC值電導率、水中礦物質都會影響植株。
浪漫的淺藍色天藍尖瓣木
花兒們在此皆恣意生長

花雖無語卻解人

真是處處皆學問,原來要了解栽種的植物花卉的特性後才能成功營造適合它們的環境。那這些知識全都來自課本嗎?不!丞傑今年29歲,已經種花20多年,這些學問大多來自經驗。

他淡淡的說出自己踏入種花的「暗黑過往」…

出生時因醫生強行拉扯,造成丞傑左手肢障無力,童年就是在就醫診療中度過,在學校也因身體的異常受到同儕的排擠及譏笑言語的傷害,顯得自閉內向。與同學相處受挫後,轉而將注意力放到周遭的花草,覺得將同樣的時間用在栽培花花草草上,它會回饋開出美麗的花朵,而同學們你對他投之以桃,他們卻未必會報之以李。花了時間在蒔花弄草上摸索,就這樣越來越喜歡園藝栽種。

花雖無語卻解人!丞傑在花草栽培的過程中不但被療癒了,也找到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現在這個小花園為田尾打造了新景點,並為入園參觀的遊客們創造了愉悅的心情和美麗的回憶!

作者:Maius 2023/3/10

香久園 FOREVER GARDEN ~2023/3

三月二日
是我今年第三次早上七點來園拍攝高解析相片,
這次的花數量更多更加燦爛,所謂美不勝收應該就是這樣。

2023/3/2
座落在田尾教會旁的花園
田尾教會晨光照耀
燦爛奪目花菸草
花菸草、美花煙草、煙仔花、煙草花
左:羅允辰;右:謝丞傑園主

花卉所帶來的身心療癒效果大家有目共睹,花鄉田尾有年輕人願意投入,誠屬難能可貴值得喝采鼓勵。

  今天除了滿滿的絢麗花朵令人目不暇給之外,我的身旁還有年輕人香久園謝丞傑園主、中原園羅允辰和總幹事王妤喬的陪伴,願意聽聽老朽說說故事,甚至我給他們的一點期待。

年輕人都受過很好的高等教育,既然留在家鄉發展,傳承與創新都在他們的肩上,從他們洋溢自信的笑容中,可以看出他們已經做好接班準備,作為父執輩的我們,你做好交班的準備了嗎?

藍薊 Echium vulgare
菲利普島木槿 Hibiscus
短舌匹菊 Tanacetum parthenium
毛蕊花 Verbascum thapsus
上:花菸草 / 下:黃金菊 瑪雅Rudbeckia hirta 'Maya'
大阿米芹 Ammi majus 又名:白緞帶花、白雪花
大理花 Dahlia
德國洋甘菊 Matricaria chamomilla

有些人純就以遊賞百花的參觀角度,參酌在國外某些知名花園觀賞過後的相對比較,或許覺得還需要進步之處甚多,但是懂得如何面對經營困難的我們,已經是令人刮目相看的成果。

虞美人 Papaver rhoeas
矢車菊 Centaurea cyanus
2023-0302_NK-78
王妤喬

本會總幹事王妤喬畢業於中興大學農資學院,也是田尾媳婦,相信在推動協會各項業務上,會有一番令人耳目一新的表現。

金魚草

一個產業的能夠永續與否,有沒有年輕人願意投入是一個指標。

福祿考 Phlox drummondii 'Sugar Stars'

很有印象畫派以光和色彩的調和感覺,配植出不同顏色的花朵色塊,不管近看或遠觀稍稍換個光影角度,它會呈現不同的色彩之美。

噴泉狼尾草
美麗花卉與宗教同樣療癒人心

2022志工花田筆記~綠海 Green Sea

綠海~店如其名,庭園綠植盎然如柔美的浪潮包圍著你

結識綠海咖啡館的老闆永杰與老闆娘綺翠已十多年,由衷地喜愛他們親手打造的綠海咖啡庭園。
綠海~店如其名,庭園綠植盎然如柔美的浪潮包圍著訪客。最讓人詫異的是,這座庭園從設計、施工建造到內部物件裝置都是他們夫妻倆親力親為自行建造,花了四年完成。

白屋主體建築,以白牆當畫布,植物為顏料。在藍天的映照下,顯得耀眼!

整棟圓弧不規則狀的白屋主體建築,以白牆當畫布,植物為顏料。層層疊疊的綠,搭配浪漫的白色地中海風格,在藍天的映照下,顯得極為耀眼!
永杰大哥擅長園藝栽培與景觀規劃設計,且精通金工。建築內與庭園中處處見巧思,有傳說中的咖啡撈月(月亮咖啡)、綠葉毛毛蟲鑄鐵扶梯、新完成的迎賓使者……,每個轉角都會讓你撞見綠意、產生驚奇,充分的將建築、園藝、藝術完美的結合!
熱情開朗的老闆娘綺翠樂於分享,分享綠海這個美好的環境,分享好吃餐點,分享生活中的快樂。她將綠海打造成人文美學的藝文空間,開辦許多美學課程:畫畫、茶道、金工DIY、做組合盆栽,還辦理公益畫展,邀請各方朋友一起分享善心。

原來幸福快樂很簡單

一群愛畫畫的姊妹們,跟著劉秀貞老師學習水彩畫,每周四固定到綠海咖啡館報到。幸運的我也是其中的成員,跟著大家在優美的庭園中,徜徉在藝術的氛圍裡,學著、畫著、陶醉其中,常常畫到忘我!原來幸福快樂很簡單。

2022花鄉田尾迎賓祭~施仲彥水墨花鳥畫展

施先生習畫多年,活到老畫到老。
他說人生80才開始!
 
花田祭活動期間多位遊客蒞臨綠海咖啡館集章、賞畫。
遊客們對綠海的庭園造景皆讚嘆不已!